汉字 | 訑 |
出处 | 【酉集上】【言字部】 |
释义 | 【玉篇】弋支切【集韻】【類篇】余支切【正韻】延知切,𠀤音移。訑訑,自得貌。又淺意也。【孟子】訑訑之聲音顏色,拒人於千里之外。【註】自足其智,不嗜善言之貌。【集韻】與詑同。或作𧦧、𧪁。 又【集韻】【類篇】𠀤商支切,音施。與𧩹同。多言也。 又獸名。【山海經】基山有獸,狀如羊,九尾四耳,目在背,名曰猼訑。【註】訑音𥙁。一作陁。 又【集韻】【正韻】𠀤湯何切,音拕。【說文】本作詑。欺也。【戰國策】寡人甚不喜訑者言也。【註】引方言,沇州謂欺曰訑。【楚辭·九章】或訑謾而不疑。【註】詐欺也。 又【集韻】唐何切,音駝。又土和切,涶平聲。又【集韻】待可切,駝上聲。𠀤與詑同。 又【集韻】【類篇】𠀤他可切,拕上聲。言不正也。一曰欺罔自誇貌。 又【集韻】徒案切【正韻】杜晏切,𠀤音憚。【類篇】慢訑,弛縱意。【增韻】放也。【莊子·知北遊】天知予僻陋慢訑。【正韻】與誕同。 又【集韻】【類篇】𠀤堂練切,音電。又【正韻】徒亶切,但上聲。義𠀤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霄、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