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孔 |
释义 | 孔05351 古文: 𡤿![]() 音 《唐韻》《正韻》:康董切; 《集韻》《韻會》:苦動切,𡘋空上聲。 《說文》:通也,从乙、从子。乙,請子之𠋫鳥也,乙至而得子,嘉美之也,故古人名嘉字子孔。 義 又,甚也。 《詩・小雅》:德音孔昭。 《書・禹貢》:九江孔殷。 【註】殷,正也,言水道甚得其正也。 義 又,穴也。 《爾雅・釋詁》:孔,閒也。 【疏】謂閒𨻶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圅人》:眡其鑽空而惌。 《史記・舜本紀》:爲匿空旁出。 【註】空卽孔。 義 又,空也、通也。 老子《道德經》: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註】謂空虛能容也。 義 又,揚子《太玄經》:孔道夷如。 【註】孔道,通道也。 義 又,鳥名。 《山海經》:南方多孔烏。 義 又,姓。 《廣韻》:殷湯之後。本自帝嚳𡚱𥳑狄吞乙卵而生契,賜姓子氏。至成湯,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後代以子加乙,始爲孔氏。至宋孔父嘉遭華父督之難,其子奔魯,故孔子生於魯。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