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具 |
释义 | 具01145![]() 音 《唐韻》:其遇切; 《集韻》《韻會》:衢遇切; 《正韻》:忌遇切,𡘋音懼。 《說文》:共置也。 《廣韻》:備也、辦也、器具也。 《儀禮・饋食禮》:東北面吿濯具。 《前漢・劉澤傳》:田生子請張卿臨,親修具。 【註】師古曰:具,供具也。 《荀子・王制篇》:具具而王,具具而霸。 【註】言具其所具也。 義 又,與「俱」通。 《詩・小雅》:則具是違。 《詩詁》:俱也。 義 又,姓。 《左傳・襄公十八年》:其右具丙。 音 又,《詩・小雅》:爾牲則具。 【註】居律反,音橘。 音 又,《韻補》叶忌救切,求去聲。 漢馬融〈廣成頌〉:上無飛鳥,下無走獸;虞人植旍,獵者效具;車弊田罷,從入禁囿。 卷別:考證・子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68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39 頁,第 43 字 【考證】① 又姓。 《左傳》有丙具。謹按,其右具丙見襄公十八年左傳。謹將丙具改爲具丙。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