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兌 |
释义 | 兌01067![]() 音 《唐韻》:杜外切; 《集韻》《韻會》:徒外切,𡘋𫵒去聲。 《說文》:兌,說也。 《易・兌卦》:兌亨,利貞。 《釋名》:物得備足,皆喜悅也。 義 又,《韻會》:穴也、直也。 義 又,《正韻》:易兌爲澤。澤者,水中之鍾聚也。 義 又,《荀子・議兵篇》:仁人之兵,兌則若莫邪之利鋒。 【註】兌猶聚也,與隊同。 義 又,《正韻》:貤易也。 唐丁芝仙詩:十千兌得餘杭酒。 音 又,《集韻》:兪芮切,音睿。 《史記・天官書》:三星,隨北端兌。 【註】《漢書・天文志》兌作銳。 音 又,《集韻》《韻會》𡘋吐外切,音娧。 《詩・大雅》:行道兌矣。 【毛傳】兌,成蹊也。 【註】兌,通也。 音 又,《集韻》:徒活切,音奪。 《史記・趙世家》:趙與燕易土,以龍兌與燕。 音 又,《正韻》:魚厥切,音月。 《禮・學記》兌命曰,與說同。 義 《韻會》:悅,或作說,亦作兌。 卷別:考證・子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65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39 頁,第 36 字 【考證】① 《史記・天官書》隨北端兌。謹照史記原文,隨北上增三星二字。註索隱曰兌作銳。謹按,作銳者漢書天文志,非索隱也。謹將註索隱曰改爲漢書二字。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