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僨 |
释义 | 僨00886![]() 音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方問切,音奮。 《爾雅・釋言》:僵也。 【疏】仰偃也。 《左傳・隱三年》:鄭伯之車僨于濟。 又,〈昭十三年〉:叔向曰:牛雖瘠,僨于豚上,其畏不死。 義 又,覆敗也。 《大學》:一言僨事。 義 一作賁。 《禮・射義》:賁軍之將,亡國之大夫,與為人後者,不入。 義 又,《左傳・僖十五年》:隂血周作,張脈僨興。 【註】僨,動也。 音 又,《集韻》:逋昆切,音奔──僨,驕不可禁之勢。 卷別:考證・子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55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39 頁,第 21 字 【考證】① 《爾雅・釋詁》僵也。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