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竺 |
释义 | 竺21037![]() 音 《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 《正韻》:之六切,𡘋音竹。 《廣雅》:竺,竹也,其表曰笢。 義 又,天竺,國名。 《後漢・西域傳》:天竺國,一名身毒國,在月氏東南數千里。 《山海經》:有國名曰朝鮮天毒。 【郭璞註】卽天竺國。 《括地志》:天竺國,有東、西、南、北、中央五國。 《通志略》:天竺,卽捐毒也。 義 又,姓。 《後漢・竇融傳》:酒泉都尉竺曾。 義 又,地名。 《福建志》:福淸縣石竺山,其產多竹而少筍。 音 又,《廣韻》:東毒切; 《集韻》《正韻》:都毒切,𡘋音篤。 《爾雅・釋訓》:竺,厚也。 【疏】與篤同。 《楚辭・天問》:稷惟元子,帝何竺之。 【註】厚也。一作篤。 音 又,《廣韻》:丁木切,音啄──義同。 義 《集韻》或作笁,又作䈞。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