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竪 |
释义 | 竪20991![]() 音 《廣韻》:臣庾切,音樹──立也。俗豎字。 《說文》从豎。 《廣韻》:童僕之未冠者曰豎。 《史記・酈生傳》:沛公罵曰:竪儒。 【註】竪,童僕之稱。沛公輕之,以比奴竪,故曰竪儒。 義 又,姓。 《山海經》:帝命竪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 【郭註】竪亥,健行人。 義 又,國名。 《山海經》:在流沙外者,大夏、竪沙、居繇、月支之國。 音 又,去聲。 《通鑑》:龎涓曰:遂成竪子之名。胡三省註:殊遇切──義同豎。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