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倨 |
释义 | 倨00631![]() 音 《唐韻》《韻會》《正韻》𡘋居御切,音據──倨傲,不遜。 《禮・曲禮》:遊⽏倨。 《呂氏春秋》:貴爲天子,而不驕倨。 義 又,《淮南子・覽冥訓》:臥倨倨,興眄眄。 【註】倨倨,臥無思慮也。 義 又,矩之直者爲倨,折而衡者爲句。磬有倨句,戈亦有倨句。詳《周禮・冬官・考工記》。 又,《禮・樂記》:倨中矩,句中鉤。 【註】倨,微曲也。 義 又,箕坐也。 《前漢・張耳傳》:高祖箕倨。 音 又,倨牙,獸牙倨曲也。 《爾雅・釋畜》:駮如馬,倨牙。 【疏】其牙倨曲,音如鼓,食虎豹。 卷別:考證・子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46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38 頁,第 41 字 【考證】① 又倨牙,獸名。 《爾雅・釋畜》駮如馬倨牙。 【註】倨牙音如鼓。食虎豹。謹按,爾雅倨牙乃駮馬之形狀,非獸名也。謹改爲倨牙,獸牙倨曲也。爾雅釋畜駮如馬倨牙。疏其牙倨曲。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