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倉 |
释义 | 倉00597 古文: 仺![]() 音 《唐韻》:七岡切; 《集韻》:千岡切,𡘋音蒼。 《說文》:穀藏也。 《國策》【註】:圓曰囷,方曰倉。 《詩・小雅》:乃求千斯倉。 《禮・月令》:季秋,乃命冢宰,農事備收,命冢宰舉五穀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倉。 義 又,官名。 《周禮・地官》:倉人掌粟入之藏。 義 又,倉卒,悤遽貌。 杜甫〈送鄭虔〉詩:倉皇已就長途往。 義 又,姓。周倉葛。 義 又,與「蒼」通。 《禮・月令》:駕倉龍。 《前漢・蕭望之傳》:倉頭廬兒。 義 又,與「臓」通。五倉,五臟也。 《前漢・谷永傳》:成帝曰:化色五倉之術,皆左道以欺妄。 義 又,與「滄」通。 揚雄〈甘泉賦〉:東燭倉海。 義 又,與「桑」通。亢倉子亦作庚桑子。 音 又,《集韻》:楚亮切,借作愴。 《詩・大雅》:倉兄填兮。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