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修 |
释义 | 修00561![]() 音 《唐韻》:息流切; 《集韻》《韻會》《正韻》:思留切,𡘋音羞──飭也。 又,飾也、葺理也。 《書・禹貢》:六府孔修。 義 又,古之聞人曰前修。 屈原〈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義 又,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 【註】蹇修,古良媒。 義 又,姓。漢屯騎校尉修炳。 義 又,與「脩」通,長也。 《詩・小雅》:四牡脩廣。 義 又,與「卣」通。 《周禮・春宫》:瓬人爲簋,廟用修。 【鄭註】修讀爲卣。卣,中尊也,謂獻象之屬。以薦鬯則謂之卣,以薦酒則謂之修。 音 又,叶詢趨切,音須。 陸機〈感丘賦〉:姸蚩混而爲一兮,孰云識其所修;必眇世以遠覽兮,夫何殉以區區。 卷別:考證・子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43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38 頁,第 32 字 【考證】① 《周禮・冬官考工記》瓬人爲瓦簋,廟用修。 【註】修讀爲卣。卣,中尊也。謹按,冬官無廟用修之文。謹照周禮改春宫。鬯人廟用修。鄭註修讀爲卣。卣,中尊也。謂獻象之屬。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