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撻 |
释义 | 撻10085 古文: 𨘈 𢽞![]() 音 《唐韻》《集韻》𡘋他達切,音闥──打也、抶也。 《書・益稷》:撻以記之。 又,〈說命〉:若撻于市。 《周禮・地官・閭胥》:凡事,掌其比,觵撻罰之事。 【註】撻,扑也。 【疏】有失禮,輕者以觵酒罰之,重者以楚撻之。 《儀禮・鄕飲酒禮》:罰不敬,撻其背。 義 又,疾也。 《詩・商頌》:撻彼殷武。 【疏】撻是速疾之意。 【釋文】《韓詩》云達也。 義 又,弣側矢道也,以韋爲之。 《儀禮・士喪禮》:設依撻焉。 【註】今文撻爲銛。 義 又,崔豹《古今注》:蛺蝶,江東呼爲撻末。 義 本从𨔶。 《集韻》或作𢺂。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