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摋 |
释义 | 摋09877![]() 音 《唐韻》:桑割切; 《集韻》《韻會》:桑葛切,𡘋音薩──側手擊也。 《公羊傳・莊十二年》:宋萬臂摋仇牧。 【註】側手曰摋。 義 一曰抹摋也。 韓愈〈孟郊墓誌〉:惟其大翫於辭,而與世抹摋。 【註】掃滅也。古通用末殺。 義 又,揮散也。 音 又,《集韻》:山戛切,音煞──亦擊也。 音 又,私列切,音薛──義同。 音 又,師駭切,撒上聲──擺摋,抖擻也。 音 又,《字彙補》:先結切,音屑。 【按】〈考工記・輪人〉:牙得,則無槷而固。註云:槷,榝也,蜀人言榝曰槷。 【釋文】素結反,从木,非从手。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