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忿 |
释义 | 忿07982![]() 音 《唐韻》:敷粉切; 《集韻》《韻會》:撫吻切,𡘋音魵。 《說文》:悁也。 《玉篇》:恨也、怒也。 《書・君陳》:爾無忿疾于頑。 【傳】無忿怒疾之也。 音 又,《集韻》:父吻切; 《韻會》:扶粉切; 《正韻》:房吻切,𡘋音𢤬──或作賁,通作憤。 《大學》: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 【釋文】忿,弗粉反,《集韻》等書本此讀。 音 又,《玉篇》《廣韻》:匹問切; 《集韻》:芳問切,𡘋音湓──義同。 義 又,通作分。 杜甫〈送路侍御〉詩:不分桃花紅勝錦。不分者,不平之意,與忿同。 音 又,叶非律切,音芾。 劉向〈九歎〉:憂心展轉,愁拂鬱兮;寃結未舒,長隱忿兮。 【按】此字有依敷母切,有依非母切,有依奉母切,皆輕脣音,大略相近。 卷別:考證・卯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223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47 頁,第 32 字 【考證】① 《大學》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 【註】忿,弗粉反。謹照原書,「註」改「釋文」。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