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忳 |
释义 | 忳07965![]() 音 《廣韻》《集韻》《韻會》:徒渾切; 《正韻》:徒孫切,𡘋音屯。 《玉篇》:悶也、亂也、憂也。 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 【朱註】忳,憂貌。 音 又,《集韻》:朱倫切,音肫──本作諄,或作忳。忳忳,誨人不倦也。 音 又,《集韻》《正韻》𡘋殊倫切,音純──本作憌,或作忳,人名。後漢有王忳。 音 又,《集韻》《類篇》𡘋杜本切,音盾──愚也。 音 又,都困切,音頓──或作沌。 老子《道德經》:我愚人之心也哉,忳忳兮。 音 又,《集韻》:徒困切,音鈍──忳愻,意不樂也。 【按】肫與「忳」通。凡字書所引,通義甚多,《正字通》所引亦多,而獨于忳肫二字不許其通,是自相矛盾也。凡《正字通》辨駁太過類此。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