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忌 |
释义 | 忌07896 古文: 坖![]() 音 《唐韻》《集韻》《韻會》:渠記切; 《正韻》:奇寄切,𡘋音惎,《說文》:憎惡也。 《增韻》:嫉也。 《詩・周南・小星》【箋】:以色曰妒,以行曰忌。 義 又,《廣韻》:忌諱也。 《周禮・春官・小史》:詔王之忌諱。 【疏】謂吿王以先王之忌諱也。 又,〈地官・誦訓〉:掌道方慝,以詔辟忌。 【註】不避其忌,則其方以爲苟于言語也。 義 又,憚也。 《左傳・昭六年》:民知有辟,則不忌于上。 義 又,怨也。 〈晉語〉:小人忌而不思。 【註】怨也。 義 又,戒也。 《書・呂𠛬》:敬忌罔有擇言在身。 【註】忌之言戒也。 義 又,敬也。 《左傳・昭元年》:非羇何忌。 【註】言不敬羇客,當誰敬哉。 義 又,忌日,親喪日也。 《禮・祭義》: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 義 又,姓。 《風俗通》:周公忌父之後,以王父字爲氏。 義 又,龍忌,謂禁火日也,《後漢・周舉傳》:有龍忌之禁。 音 又,《集韻》:居利切; 《正韻》:吉器切,𡘋音懻──語助辭。 《詩・鄭風》:叔善射忌。 音 又,《五音集韻》:巨己切,音芑──亦戒也。 《詩・大雅》:維此聖人,瞻言百里;維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義 《說文》:己心爲忌。會意。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