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徵 |
释义 | 徵07837 古文: 𢾷 𢽠 𡈼 𢽡 部首:彳 筆畫:12 總筆畫:15注音:ㄓㄥ,ㄔㄥˊ,ㄓˇ拼音:zhēnɡ, chénɡ, zhǐ卷別:寅集・下卷武英殿刻本:第 886 頁,第 29 字同文書局本:第 370 頁,第 41 字標點整理本:第 316 頁,第 27 字 音 《唐韻》:陟陵切; 《集韻》《韻會》:知陵切,𡘋陟平聲。 《說文》:召也。从微省。爲徵,行於微而文達者,卽徵之。 《周禮・天官・宰夫》:掌百官府之徵令。 【註】別異諸官,以備王之徵召。 〈周語〉:唯官是徵。 義 又,《廣韻》:證也、明也。 《書・洪範》:念用庶徵。 《左傳・昭三十年》:且徵過也。 【註】徵,明也。 義 又,《廣韻》:成也。 《儀禮・士昏禮》:納徵。 【註】徵,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昏禮。 義 又,問也。 《左傳・僖四年》: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義 又,斂也。 《周禮・地官》:閭師以時徵其賦。 【疏】閭師徵斂百里內之賦貢。 義 又,求也。 《史記・貨殖傳》:物賤之徵貴。 【註】徵,求也,謂此處物賤,求彼貴賣之。 義 又,《爾雅・釋詁》:徵,虛也。 義 又,姓。 《廣韻》:吳太子率更令河南徵崇。 音 又,《集韻》:持陵切,音懲──縣名。 《左傳・文十年》:泰伯伐晉,取北徵。 【音義】今徵縣。 《史記・河渠書》: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 《前漢・地理志》:左馮翊有徵縣。 【註】卽今之澄城是也。 音 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陟里切,知上聲。 《玉篇》:宮徵也。 《爾雅・釋樂》:徵謂之迭。 《樂書》:聲出於心,而齒合吻開,爲之徵。徵,火也,其性烈而善燭。五音配夏。 《禮・月令》:孟夏之月,其音徵。 又,〈樂記〉:徵爲事。 【疏】徵屬夏,夏時生長萬物,皆成形體。事亦有體,故以徵配事也。 《風俗通》:徵者,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五行爲火,五常爲禮,五事爲視。凡歸爲事。 義 又,與「懲」通。 《荀子・正論篇》:凡𠛬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來也。 義 又,與「征」通。 《史記・三王世家》:非敎士不得從徵。 音 又,叶陟隆切,音中。 班固〈靈臺〉詩:乃經靈臺,靈臺既崇;帝勤時登,爰考休徵。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