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來 |
释义 | 來00443 古文: 徠![]() 音 《廣韻》:落哀切; 《集韻》《韻會》《正韻》:郎才切,𡘋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 《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義 又,《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何以書?譏!何譏爾?遠也!公曷為遠而觀魚?登來之也。 【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義 又,玄孫之子曰來孫。 義 又,麥名。 《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義 又,呼也。 《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義 又,姓。 音 又,《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 《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音 又,叶鄰奚切,音離。 《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 〈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音 又,叶郎狄切,音力。 《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 〈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音 又,叶落蓋切,音賴。 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音 又,叶良置切,音利。 《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卷別:考證・子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39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38 頁,第 21 字 【考證】① 《荀子・賦論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謹照原書,省「論」字。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