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佛 |
释义 | 佛00395 古文: 𠇛 仏![]()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符勿切,音咈。 《說文》:見不諟也。 又,仿佛,亦作彷彿、髣髴。 揚雄〈甘泉賦〉:仿佛其若夢。 班固〈幽通賦〉「夢登山而迥眺,覿幽人之髣髴」,《漢書》作仿佛。 義 又,捩也。 《禮・曲禮》:獻鳥者,佛其首,畜鳥則勿佛。 【註】恐鳥喙害人,爲小竹籠,以捩轉其首也。 義 又,逆也、戾也。 《禮・學記》「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揚子《法言》「荒乎淫,佛乎正」,與拂同。 義 又,輝粲貌。 黃香〈九宮賦〉:銀佛律以順游。 義 又,三佛齊、佛郎機、柔佛,皆外國名。 義 又,佛桑,花名。 義 又,姓。明佛正。 義 又,佛佗。佛者,覺也,以覺悟羣生也。 音 又,《集韻》《正韻》𡘋蒲沒切,音浡──興起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佛然平世之俗起焉」,與浡、勃通。 音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同弼。 《詩・周頌》:佛時仔肩。 【毛傳】佛,大也。 【鄭箋】佛,輔也。 音 又,叶方味切,音廢。 《前漢・司馬遷敘傳》:學微術昧,或見仿佛,疑殆匪闕,違衆忤世。 義 《正字通》:世傳漢明帝永平七年,佛法始入中國,非也。秦時沙門室利房等至,始皇以爲異,囚之,夜有金人破戸以出。漢武帝時,霍去病過焉支山,得休屠王祭天金人以歸,帝置之甘泉宮。金人者,浮屠所祠,今佛像卽其遺法也。哀帝時,博士弟子秦景,使伊存口授浮屠經,中土未之信。迨明帝夜夢金人飛行殿庭,以問於朝。傅毅以佛對,曰:天竺國有佛,卽神也。帝遣中郎蔡愔及秦景使天竺求之,得佛經《二十四章》、釋迦立像,倂與沙門攝騰、竺法蘭東還。以是考之,秦、西漢知有佛久矣,非明帝始也。 又,古本《列子・周穆王篇》西域之國有化人,無西方聖人名佛之說,獨〈仲尼篇〉載孔子曰:西方之人有聖者。蓋假借孔子之語也。 《字彙》沿《正韻》改化人爲聖人,非。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