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仰 |
释义 | 仰00292![]() 音 《唐韻》《正韻》:魚兩切; 《集韻》《韻會》:語兩切,𡘋音𦯒──舉首望也。 《易・繫辭》:仰以觀于天文。 《詩・小雅》:或棲遲偃仰。 義 又,心慕曰企仰。 義 又,以尊命𤰞曰仰。今公家文移,上行下用仰字。 《北齊書・孝昭帝紀》:詔曰:昔武王克殷,先封兩代,漢、魏、二晉,無廢茲典。及元氏統曆,不率舊章。朕纂承大業,思弘古典,但二王三恪,舊說不同,可議定是非,列名條奏。其禮義體式,亦仰議之。 【註】仰議,猶言議於朝也。 義 又,姓。 音 又,《集韻》《正韻》𡘋魚向切,音𨋕──恃也、俟也、資也。 《戰國策》:東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 【註】有望於上則仰。 《史記・平準書》:衣食仰給縣官。 音 又,《韻會》:疑剛切,音昂。 《周禮・地官・保氏》軍旅之容【註】:軍旅之容,闞闞仰仰。 【釋文】五剛反,亦作卬。 【按】《集韻》卬,本仰字省文。 又,《楚辭・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 《詩・大雅》顒顒卬卬,《韓詩外傳》作盎盎,則與昂、盎𡘋通矣。古人字多假借,未可盡从。 義 又,《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五帝蒼曰靈威仰,靑帝號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