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奭 |
释义 | 奭04628 古文: 𡚐![]()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施隻切,音釋──盛也。 又,赤貌。 《詩・小雅》:路車有奭。 【又】韎韐有奭。或作迄逆切,音𧈅。 義 又,怒也。 《前漢・竇嬰傳》:嬰謝病,高遂說嬰曰:有如兩宮奭將軍,則妻子無類矣。俗本譌作螫。 義 又,人名。燕召公奭,武王十亂之一。 又,騶奭。 《史記・荀卿傳》:齊人頌曰:雕龍奭。 音 又,姓。漢北海太守奭偉,避元帝諱,改姓盛。 又,《集韻》:黑各切,音郝──義同。 義 別作𠁗 ![]()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