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奕 |
释义 | 奕04579![]() 音 《唐韻》:羊益切; 《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𡘋音亦──大也。 《詩・大雅》:奕奕梁山,維禹甸之。 義 又,次序也。 《詩・商頌》:萬舞有奕。 義 又,美也。 《詩・魯頌》:新廟奕奕。 《方言》:奕僷,容也。自關以西,凡美容謂之奕,或謂之僷。 義 又,《爾雅・釋訓》:奕奕,憂也。 《詩・小雅》:未見君子,憂心奕奕。 義 又,《增韻》:奕葉,累世也。舄奕,蟬聮不絕也。 班固〈典引〉:發祥流慶,舄奕乎千載。 義 又,圍碁曰奕。奕者,落奕之義。 《孟子》:奕秋,通國之善奕者也。 義 又,遊奕,神名。 《翰府名談》:𨻰堯咨泊三山磯,有叟曰:午日午後,舟行必覆。堯咨聽其言,是日行舟者盡溺。復見前叟,曰:某江之遊奕將也。公位極人臣,故奉吿。 義 又,《雲笈七籤》:四梵天元始曰常融天,玉降天,梵度天,賈奕天。 【註】賈奕,《酉陽雜俎》作覆奕。 音 又,《韻補》叶於略切,音約。 《詩・小雅》「憂心奕奕」,叶上柏下懌,柏音博,懌音藥。 【按】《說文》奕在亣部从大,《六書統》改大作廾,《字彙》分見,自應以《說文》爲正。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