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杯 |
释义 | 杯11525 古文: 𠤯![]() 音 《唐韻》:布回切; 《集韻》《韻會》:晡枚切; 《正韻》:晡回切,𡘋背平聲。 《說文》作桮,俗作㮎,通作杯,飮酒器。唐孔穎達曰:《周禮》有王敦,今之杯盂也。 《禮・玉藻》:母沒,而杯棬不能飮焉,口澤之氣存焉爾。 義 又,盛羹器。 《前漢書・項羽傳》:幸分我一杯羹。 【師古註】今之側杯有兩耳者。 音 又,叶博孤切,音餔。 曹植〈隴西行〉:卻略再拜跪,然後持一杯;談笑未及竟,左顧敕中廚。 音 又,叶薄侯切,音裒。 鮑照〈合歡〉詩:飮共連理杯,寢共無縫裯。 卷別:考證・辰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281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50 頁,第 23 字 【考證】① 《史記・項羽傳》一杯羹。 《師古註》今之側杯有兩耳者。謹按,師古註係前漢書,謹將史記改爲前漢。幷照原文增幸分我三字。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