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期 |
释义 | 期11426 古文: 𣅆 𠔸![]() 音 《唐韻》《集韻》《韻會》𡘋渠之切,音其。 《說文》:會也。 《易・歸妹》:歸妹愆期。 義 又,《書・大禹謨》:耄期倦于勤。 《禮・曲禮》:百年曰期頤。 【註】期,猶要也。 義 又,《書・大禹謨》:期于予治。 【傳】期,當也,當于治體。 義 又,《前漢・路溫舒傳》:刻木爲吏,期不對。 【註】期,必也。 義 又,《莊子・庚桑楚》:志乎期費。 【註】期,卒也;費,耗也。 義 又,《莊子・寓言篇》: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 【註】期,待也。 義 又,《玉篇》:時也、契約也。 《廣韻》:信也、限也。 義 又,《爾雅・釋宮》:八達謂之崇期。 【註】四道交出。 義 又,口吃。 《史記・周昌傳》:臣期期知其不可。 音 又,《集韻》:居之切,音姬──朞,亦書作期。 《易・繫辭》: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又,《左傳・昭二十三年》:叔孫旦而立期焉。 【註】從旦至莫爲期。 【釋文】期,本又作朞。 音 又,《韻補》叶渠尤切。 班婕妤〈自悼賦〉:奉供養於東宮兮,托長信之末流;共灑埽於帷幄兮,永終死以爲期。 音 又,叶巨椅切。 〈漢淳于長夏承𥓓〉:於𥠇皇祖,天挺應期;佐時理物,紹從先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