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榔 |
释义 | 榔12151![]() 音 《唐韻》:魯當切; 《集韻》《韻會》:盧當切; 《正韻》:魯堂切,𡘋音郎──㯽榔也。 《本草圖經》:㯽榔生南海及嶺外州郡,大如桄桹,高五七丈,正直無枝;皮似靑桐,節如桂竹,葉生木巓,似楯頭,又似芭蕉;實作房,從葉中出,一房數百,狀如雞子。 又云:尖長而有紫文者名㯽,圓而矮者名榔;㯽力小,榔力大。陶弘景云:向陽者曰㯽榔,向隂者曰大腹子。 音 又,《唐韻》:盧黨切,音朗──木名。 【按】左思〈吳蜀都賦〉㯽榔、桄榔皆作榔。 《正字通》云:皆从良,或單作郎。 今从《廣韻》分。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