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楅 |
释义 | 楅12050![]() 音 《唐韻》:彼側切; 《集韻》:筆力切,𡘋音逼。 《說文》:木有所逼束也。 《詩・魯頌》:夏而楅衡。 【徐曰】楅衡,以防牛觸人,故以一木橫于角端也。 義 又,《周禮・天官・凌人》【疏】:楅土爲室曰楅室,置生魚于中糗乾之也。 音 又,《集韻》:甫六切,音匚。 又,《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方六切,音福──義𡘋同。 義 又,承矢器。 《儀禮・鄕射禮》:設楅于中庭南。 【註】楅,猶幅也,所以承笴齊矢者。 【疏】義取邊幅整齊之意。長如笴,博三寸,厚寸有半,龍首,其中蛇交。 音 又,《集韻》:拍逼切,音偪──義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