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棘 |
释义 | 棘11906![]() 音 《唐韻》《集韻》《韻會》𡘋紀力切,音殛。 《說文》:小棗叢生者。 《詩詁》:棘如棗而多刺,木堅,色赤,叢生,人多以爲藩,歲久無刺,亦能高大如棗。木色白者爲白棘,實酸者爲樲棘,亦名酸棗。 《詩・邶風》:吹彼棘心。 【疏】棘,木之難長養者。 義 又,《爾雅・釋木》:終牛棘。 【註】卽馬棘也,刺粗而長。 義 又,執囚之處爲叢棘。 《易・坎卦》:係用𡽪纆,寘于叢棘。 《左傳・哀八年》:邾子無道,吳子囚諸樓臺,栫之以棘。 義 又,九棘,外朝也。 《禮・王制》:史以獄成吿于正,正聽之;正以獄成吿于大司𡨥,大司𡨥聽之棘木之下。 【註】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 義 又,與「戟」通。 《禮・明堂位》: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 《左傳・隱十一年》:潁考叔挾輈以走,子都拔棘而逐之。 《周禮・天官・掌舍》:棘門。 【註】以戟爲門。 義 又,地名。垂棘、赤棘,春秋晉地。 義 又,藥名。 《本草》:天門冬,一名天棘。 義 又,棘扈,鳥名。賈逵云:棘扈竊丹,爲果驅鳥者也。 義 又,與「僰」通。 《禮・王制》:四夷,西曰僰。 音 又,姓。 《論語》:棘子成。 又,《唐韻》:居里切,音紀。 又,《廣韻》:居吏切,音記──義𡘋同。 卷別:考證・辰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304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51 頁,第 38 字 【考證】① 《詩・鄘風》吹彼棘心。謹照原書,「鄘風」改爲「邶風」。② 《周禮・天官・掌舍》戟門亦謂之棘。謹照原文,改棘門註以戟爲門。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