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人 |
释义 | 人00244 古文: 𠔽![]() 音 《唐韻》:如鄰切; 《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𡘋音仁。 《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義 又,一人,君也。 《書・呂𠛬》: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 〈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義 又,二人,父母也。 《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義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義 又,官名。 《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義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義 又,姓。明人傑。 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音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 劉向《列女傳》: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