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京 |
释义 | 京00217![]() 音 《唐韻》:舉卿切; 《集韻》《韻會》《正韻》:居卿切,𡘋音驚──大也。 《方言》:秦晉之間凡人之大謂之奘,或謂之壯;燕之北鄙齊楚之郊或曰京,或曰將。 義 又,《爾雅・釋丘》:絕高為之京。 《廣雅》:四起曰京。 義 又,蔡邕《獨斷》:天子所居曰京師。京,大也;師,衆也。 《公羊傳・桓九年》:天子之居,必以衆大之辭言之。 義 又,數名。十億爲兆,十兆爲京。 義 又,姓。漢京房,宋京鏜。 義 又,與原同。 《禮・檀弓》:趙文子曰: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于九京也。 【註】九京,山名,在今絳州。晉大夫墓地在九京。京卽原字。 義 又,人名。 《後漢・銚期傳》破更始將軍京,《東觀漢紀》京作原,古通用。 義 又,與鯨同。 《前漢・揚雄傳》:騎京魚。 義 又,與强同。 《山海經》:北方神名禺强。 《莊子》【註】作禺京。 音 又,《韻補》叶居良切,音疆。 《詩・小雅》:憂心京京。叶上將下痒。 《左傳・莊二十二年》:五世其昌,並于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 【註】京猶齊也,卿音羌。 卷別:考證・子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23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37 頁,第 19 字 【考證】① 《揚子・方言》燕之北,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謹照原文,改燕之北鄙,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