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亦 |
释义 | 亦00211 古文: 𠅃![]() 音 《唐韻》:羊益切。 《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𡘋音睪──總也、又也。 又,傍及之詞。 義 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義 又,同奕。 《詩・周頌》:亦服爾耕。 【箋】亦,大也。 【正義】亦、奕義通。 義 亦本作𡗕,象人左右兩腋形。 《說文》:𡗕與掖同。 《詩・衡門序》:誘掖其君。 【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