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乞 |
释义 | 乞00119![]() 音 《廣韻》:去訖切; 《集韻》《韻會》《正韻》:欺訖切,𡘋音䒗──求也。 《禮・內則》:五帝憲,三王有乞言。 《史記・王翦傳》:將軍之乞貸,亦已甚矣。 《後漢・李通傳》:以病上書乞身。 義 又,釋典:比丘者,華言乞士,謂「內乞法資心,外乞食資身」也。 義 又,姓。五代將乞力。 又,乞伏,複姓。 音 又,《集韻》:丘既切; 《正韻》:去冀切,𡘋音器──凡與人物,亦曰乞。 《前漢・朱買臣傳》:吏卒更乞匃之。 【註】音氣。 《晉書・謝安傳》:謂甥羊曇曰:以墅乞汝。 音 鄭樵《通志》:气,氣也。因聲借爲與人之乞,音氣;因與人之義,借爲求人之乞,此因借而借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