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00091 古文: 
部首丿 筆畫3 總筆畫4注音拼音zhī卷別:子集・上卷武英殿刻本:第 173 頁,第 4 字同文書局本:第 82 頁,第 4 字標點整理本:第 7 頁,第 7 字

  《唐韻》《正韻》:止而切;
《集韻》《韻會》:眞而切,𡘋音枝。
《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玉篇》:是也、適也、往也。
《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
《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註】之,適也。
【朱傳】猶於也。

  又,語助辭。
《書・金縢》:禮亦宜之。
《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
《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
《詩・周南》:之子于歸。
【註】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
《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它。

  又,遺也。
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
【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姓苑》。
  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
《詩・唐風》「舍旃舍旃」,又〈魏風〉「上愼旃哉」,𡘋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韻補》叶職流切,音周。
《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

  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既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卷別:考證・子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18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37 頁,第 10 字
  【考證】① 《禮・文王世子》冬亦如之。謹照原文,改秋冬亦如之。
随便看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0: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