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丁 |
释义 | 丁00002 古文: 𠆤 部首:一 筆畫:1 總筆畫:2注音:ㄉㄧㄥ,ㄓㄥ拼音:dīnɡ, zhēnɡ卷別:子集・上卷武英殿刻本:第 157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75 頁,第 3 字標點整理本:第 1 頁,第 2 字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當經切,音玎──十幹名。 《說文》:夏時萬物皆丁實,丁承丙,象人心。 《六書正譌》:丁,蠆尾也,象形。凡造物必以金木爲丁附著之,因聲借爲丙丁字。 《爾雅・釋天》:太歲在丁曰彊圉,月在丁曰圉。 《禮・月令》:仲春之月,上丁,命樂正習舞,釋菜。 又,《舊唐書・志第二十四》:凡春秋二分之月,上丁釋奠于孔宣父。 義 又,五丁,力士。 〈蜀記〉:秦惠王欲伐蜀,造石牛,置金其後。蜀人使五丁力士拖石成道,秦遂伐蜀。 杜甫詩:論功超五丁。 義 又,六丁,神名。道書:陽官六甲、隂官六丁,謂六甲中丁神也。 義 又,《爾雅・釋詁》:丁,當也。 【註】相當値。 《詩・大雅》:寧丁我躬。 義 又,民丁。 《唐書・食貨志》:租庸調之法,以人丁爲本。 又:授田十畝,歲輸粟二斛,謂之租丁。 義 又,《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 杜甫詩:畦丁負籠至。 《宋史・高宗紀》:團敎峒丁槍杖手。 又:罷廉州貢珠,縱蛋丁自便。 〈何異傳〉:募山丁,捕首亂者。 〈唐璘傳〉:團結漁業水手、茶鹽舟夫、蘆丁,悉備燎舟之具。 《元史・博爾忽傳》:畬丁溪子。 《橘錄》:金橘高不及尺許,結實繁多;園丁種之,以鬻於市。 義 又,零丁,或作伶仃,失志貌。 《晉書・李密傳》: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義 又,彼此相屬曰丁寧。 《後漢・郎覬傳》:丁寧再三,留神於此。俗作叮嚀。 義 又,丁寧,鉦也。 《左傳・宣四年》:楚伯棼射王,汰輈及鼔跗,著於丁寧。 音 又,丁東,聲也。凡玉珮鐵馬聲皆曰丁當。當、東二音古通。 義 又,丁水。 《水經注・泗水注》:泗水又東南流,丁溪水注之。 義 又,《爾雅・釋魚》:魚枕謂之丁。 【註】枕在魚頭骨中,形似篆書丁字。 義 又,丁子,科斗也,初生如丁有尾。 《莊子・天下篇》:丁子有尾。 義 又,肉丁,瘡名。 《物類相感志》:身上生肉丁,芝蔴花擦之。 義 又,烏丁,茶名。見《本草》。 義 又,吉丁,蟲名。 《本草註》:甲蟲也,背正綠,有翅在甲下,出嶺南賓澄諸州,人取帶之,令人喜好相愛。 義 又,貫休詩:蕨苞玉粉生香壟,菌蔟紅丁出靜槎。 陸游詩:滿貯醇醪漬黃甲,密封小甕餉紅丁。皆詩人象形借用也。 義 又,姓。本姜姓,齊太公子伋爲丁公,因以命氏。 義 又,《逸書・諡法》:述義不克曰丁。 音 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中莖切,音朾。 《詩・小雅》:伐木丁丁。 【註】伐木聲相應也。 音 又,《韻會小補》叶都陽切,音當。 韓愈〈贈張籍〉詩:相見不復期,零落甘所丁;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 《正字通》:《五代史》唐張弘靖曰:「『天下無事,汝輩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軍士銜之,是夕亂。」按,《續世說》一丁作一个,因篆形相似,傳寫譌爲丁。〕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