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 | 墟 |
| 释义 | 墟04273 部首:土 筆畫:12 總筆畫:15注音:ㄒㄩ拼音:xū卷別:丑集・中卷武英殿刻本:第 555 頁,第 7 字同文書局本:第 238 頁,第 28 字標點整理本:第 170 頁,第 28 字音 《唐韻》:去魚切; 《集韻》《韻會》《正韻》:丘於切,𡘋音虛。 《說文》:大丘也。 《禮・檀弓》:墟墓之閒,未施哀于民而民哀。 義 又,故城。 《帝王世紀》:瞍妻握登生舜于姚墟,故得姓姚氏。 《左傳・昭七年》:謝息遷桃。 【註】魯卞縣東南有桃墟,世謂之陶墟,相傳舜所陶處。 《竹書紀年》:盤庚自奄遷朝歌,遂曰殷墟。 義 又,大壑。 《列子・湯問篇》:渤海之東有大壑焉,名曰歸墟。 木華〈海賦〉:南澰朱厓,北灑天墟。 義 又,商賈貨物輻湊處,古謂之務,今謂之集,又謂之墟。 音 又,叶偶舉切,音語。 《詩・邶風》「升彼墟矣」,叶下楚。 |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