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塾 |
释义 | 塾04228![]() 音 《廣韻》:殊六切; 《集韻》《韻會》:神六切,𡘋音孰。 《說文》:門側堂也。 《禮・學記》:古之敎者,黨有庠,家有塾。 《儀禮・冠禮》:具饌于西塾。 義 又,《三輔黃圖》:未央宮外有塾門。 《古今注》:塾之爲言熟也。臣朝君,至塾門,更詳熟所應對之事。 義 又,《前漢・食貨志》:春將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鄰長坐于左塾。 音 又,疾也。 《山海經》:首山之隂曰机谷,多𩿁鳥,其狀如梟而三目,食之巳塾。𩿁音地。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