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弛 |
释义 | 弛07448![]() 音 《廣韻》:施是切; 《集韻》《韻會》:賞是切; 《正韻》:詩止切,𡘋音豕。 《說文》:弓解也。 《禮・曲禮》:弛弓尚角。 《儀禮・鄕射禮》:不勝者執弛弓。 義 又,放也。 《爾雅・釋詁》【註】:弛,放也。 【疏】以弓釋弦曰弛,故云弛放。 《前漢・武帝紀》:跅弛之士。 【註】跅者,跅落無撿局也;弛者,放廢不遵法度也。 又,〈賈山傳〉:臣恐朝廷之解弛。 【註】弛,放也。 義 又,《爾雅・釋詁》:易也。 【註】相延易。 義 又,《廣韻》:置也、舍也、緩也。 《周禮・地官・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四曰弛力。 【註】息繇役也。 義 又,《廣韻》:釋也。 《周禮・春官》:凡國之大憂令弛縣。 【註】弛,釋下之。 義 又,《廣韻》:去離也。 《左傳・莊二十二年》:弛于負擔。 義 又,壞也。 《史記・河渠書》:延道弛兮離常流。 【註】河道皆弛壞。 音 又,《集韻》:余支切,音移──攺易也。 音 又,《集韻》:丑豸切,音褫──落也。 義 又,通作施。 《周禮・天官・小宰》:斂弛之聮事。 【註】弛,讀爲施。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