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廩 |
释义 | 廩07312 古文: 𢈺![]() 音 《唐韻》:力甚切; 《集韻》《韻會》《正韻》:力錦切,𡘋音凜。 《說文》本作㐭,穀所振入,宗廟粢盛,倉黃㐭而取之,故謂之㐭。从入、回,象屋形中有戸牖。或从广、从禾。 《爾雅・釋言》:廩,廯也。 《玉篇》:倉廩也。 《釋名》:廩,矜也。實物可惜者,投之其中也。 《詩・周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 《禮・明堂位》:米廩,有虞氏之庠也。 【註】庠序亦學也。魯謂之米廩,虞帝上孝,令藏粢盛之委焉。 〈周語〉:廩於藉東南,鍾而藏之。 【註】廩,御廩,一名神倉,東南生長之處;鍾,聚也。爲廩以藏所藉田,以奉粢盛。 《荀子・富國篇》:垣窌倉廩者,財之末也。 【註】穀藏曰倉,米藏曰廩。 義 又,給也。 《後漢・章帝紀》:恐人稍受廩,往來煩劇。 【註】廩,給也。 義 又,天廩,星名。 《隋書・天文志》:天廩四星在昴南。 張衡〈周天大象賦〉:天廩備稷以祈歆。 義 又,官名。 《周禮・地官》:廩人掌九穀之數,以待國之匪頒賙賜稍食。 《後漢・和帝紀》:復置廩犧官。 【註】《漢官儀》曰:廩犧令一人秩六百石。 義 又,與「懍」通。 《前漢・食貨志》:可以爲富安天下,而直爲此廩廩也。 義 又,與𡒄通。 《集韻》:𡒄,或作廩。 卷別:考證・寅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211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47 頁,第 10 字 【考證】① 《荀子・富國篇》桓窌倉廩者,財之末也。謹照原文,「桓」改「垣」。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