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廁 |
释义 | 廁07224![]() 音 《唐韻》《集韻》《韻會》:初吏切; 《正韻》:初寺切,𡘋颸去聲。 《說文》:廁,淸也。 《玉篇》:圊溷也、雜也。 《釋名》:廁,言人雜在上,非一也。或曰溷,言溷濁也。或曰圊,至穢之處,宜常修治使潔淸也。 《史記・項羽紀》:沛公起如廁。 義 又,牀邊側謂之廁。 《前漢・汲黯傳》:衞靑侍中,上常踞廁視之。 【註】應劭曰:牀邊側也。 義 又,《韻會》:高岸夾水曰廁。 《前漢・劉向傳》:北臨廁。 【註】服虔曰:廁側近水。 義 又,《廣韻》:閒也、次也。 《史記・樂毅傳》:廁之賔客之中。 音 又,《集韻》:察色切,音測──側也。 《莊子・外物篇》:廁足而墊之。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