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度 |
释义 | 度07140 古文: 𡧪 㡯![]() 音 《唐韻》《集韻》《韻會》:徒故仍,《正韻》:獨故切,𡘋音渡。 《說文》:法制也。从又,𢉙省聲。 【徐曰】又,手也。布指知尺,舒肱知尋,故从手。 《書・舜典》:同律度量衡。 【傳】度,丈尺也。 《前漢・律歷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於黃鐘之長,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 義 又,躔度。 《書・堯典》【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 《禮・樂記》:百度得數而有常。 【註】百度,百刻也。言日月晝夜不失正也。 義 又,殳也。 《周禮・地官・司市》:胥執鞭度。 【註】度,殳也。 【疏】因刻丈尺,則爲度。 義 又,法度。 《易・節卦》:節以制度。 《禮・仲尼燕居》:制度在禮。 義 又,度量。 《前漢・高帝紀》:常有大度。 義 又,風度。 《唐書・張九齡傳》:風度能若九齡乎。 義 又,初度。 屈原〈離騷〉:皇覽揆予於初度。 【註】初生年時也。 義 又,姓。 《廣韻》:出後漢荆州刺史度尚。 義 又,縣度,山名。 《前漢・西域傳》:縣度,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繩相引而度。 義 又,古度,樹名。 左思〈吳都賦〉:松梓古度。 義 又,《玉篇》與「渡」通,過也。 《前漢・賈誼傳》:猶度江河亡維楫。 音 又,《廣韻》:徒落切,音鐸。 《爾雅・釋詁》:謀也。 《詩・小雅》:周爰咨度。 《左傳・襄四年》:咨親爲詢,咨禮爲度。 義 又,《諡法》:心能制義曰度。 義 又,投土於版也。 《詩・大雅》:度之薨薨。 【箋】度,猶投也。 義 又,度支,官名。 《唐書・百官志》:度支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途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 卷別:考證・寅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207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46 頁,第 41 字 【考證】① 《前漢・律歷志》度者,分寸丈尺引也。謹照原文,「丈尺」改「尺丈」。② 《前漢・西域傳》縣度者,石也。謹照原文,改縣度,石山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