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掫 |
释义 | 掫09629![]() 音 《唐韻》:子侯切; 《集韻》《韻會》《正韻》:將侯切,𡘋音陬。 《說文》:夜戒守,有所擊也。 《左傳・襄二十五年》:陪臣干掫有淫者。 【釋文】干音扞。 又,〈昭二十年〉:賓將掫,主人辭。 【註】掫,行夜也,卽今擊柝。 義 又,地名。 《後漢・更始傳》:赤眉立劉盆子,更始使李松軍掫以拒之。 【註】續漢志曰:新豐有掫城。 音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側九切,篘上聲──義同。持物相著也。 音 又,《唐韻》:子于切; 《集韻》:遵須切,𡘋音娵──擊也。 音 又,《集韻》:初尤切,音篘──手取物也。 音 又,甾尤切,音鄒──持也。 音 又,此苟切,陬上聲──亦擊也。 義 又,《前漢・五行志》:民驚走,持藁或掫一枚。 【註】掫,麻幹也。 【按】木薪曰掫,麻蒸曰菆。或作黀。《韻會》謂黀通作掫,沿俗本之譌也。 義 《集韻》或作趣。 卷別:考證・卯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246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48 頁,第 40 字 【考證】① 《左傳・襄二十五年》陪臣干掫有淫者。 【註】干音扞。謹照原書,「註」改「釋文」。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