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掔 |
释义 | 掔09601![]() 音 《唐韻》:苦閑切; 《集韻》《正韻》:丘閑切,𡘋音慳。 《說文》:固也。 《爾雅・釋詁》:厚也。 音 又,《唐韻》《正韻》:苦堅切; 《集韻》:輕煙切,𡘋音牽──義同。 義 又,牽去也。與「牽」通。 《史記・鄭世家》:鄭襄公肉袒,掔羊以迎。 《莊子・徐無鬼》:君將黜耆欲,掔好惡,則耳目病矣。 義 又,持也。擊也。 音 又,《正韻》:詰戰切,遣去聲──挽也、引也。俗作𢴡。 義 《說文》:讀若詩赤舄掔掔。徐鉉曰:今別作慳,非。 【按】〈豳風〉作几几。 《說文》或別有所考。 《長箋》云掔掔句似逸《詩》,則鑿矣。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