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挺 |
释义 | 挺09457![]() 音 《唐韻》《正韻》:徒鼎切; 《集韻》《韻會》:待鼎切,𡘋音艇,讀若庭上聲。 《說文》:拔也。 《廣韻》:挺出也。 〈吳語〉:挺鈹搢鐸。 《前漢・師丹傳》:挺力田。 【註】特拔異力田之人,優寵之也。 《晉書・宣帝紀論》:以天挺之資,應期受命。 義 又,直持也。 義 又,寬也。 《禮・月令》:仲夏挺重,囚益其食。 義 又,引也。 《前漢・劉屈氂傳》:挺身逃亡其印綬。 【註】獨引身而逃難也。 義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膠東國挺縣。 音 又,《集韻》《韻會》𡘋他頂切,音珽,讀若㕔上聲──直也。 《左傳・襄五年》:周道挺挺,我心扃扃。 《前漢・蓋寬饒傳》:君子直而不挺,曲而不詘。 義 又,荔挺,香草名。 《禮・月令》:仲冬荔挺出。 【註】馬䪥也。 義 又,與「脡」通。 《儀禮・鄕飮酒禮》:薦脯五挺。 【註】挺猶膱也。 音 又,《唐韻》:特丁切; 《集韻》《正韻》:唐丁切,𡘋音庭──挺縣別音。 音 又,《集韻》:丈梗切,棖上聲──亦直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