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革 |
释义 | 革35473 古文: 𠦶![]() 音 《唐韻》:古覈切; 《集韻》《韻會》:各核切,𡘋音隔。 《說文》: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古文革之形。 【註】徐鍇曰:皮去其毛,染而瑩之曰革。 《韻會》:皮熟曰韋,生曰革。呂氏曰:革者,去毛而未爲韋者也。 《書・禹貢》:齒革羽毛。 【傳】犀皮。 《詩・召南》:羔羊之革。 【傳】革,猶皮也。 【疏】獸皮治去其毛曰革。對文言之異,散文則皮革通。 《周禮・天官》:掌皮掌秋斂皮、冬斂革。 【疏】革須治用功深,故冬斂之。 義 又,《正字通》:人與獸皆曰革。 《禮・禮運》:膚革充盈。 【註】革,卽膚內厚皮也。 義 又,《禮・明堂位》:革車千乗。 【註】革車,兵車也。 《周禮・夏官・司弓矢》:王弓、弧弓,以授射甲革椹質者。 【註】革,革甲也。 義 又,《玉篇》:改也。 《易・革卦》:天地革而四時成。 《書・堯典》:鳥獸希革。 【傳】革,改也。 【疏】毛羽希少改易。 〈洪範〉:金曰從革。 【傳】金可以改更。 《管子・山權數》:丁氏歸革築室。 【註】革,更也。 義 又,《爾雅・釋器》:轡首謂之革。 《詩・小雅》:鞗革冲冲。 【傳】鞗,轡也;革,轡首也。 【疏】馬轡所靶之外有餘而垂者,謂之革。 義 又,《詩・小雅》:如鳥斯革。 【傳】革,翼也。 【箋】如鳥夏暑希革張其翼時。 【釋文】革,如字。 《韓詩》作勒,云翅也。 義 又,軍禮曰兵革。 《禮・中庸》:袵金革。 【註】革,甲冑之屬。 義 又,《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註】革,鼓鼗也。 義 又,《方言》:革,老也。南楚江湘之閒代語也。 義 又,姓。 《廣韻》:漢功臣表有煑棗侯革朱。 音 又,《集韻》:訖力切,音殛──本作䩯,急也。 《禮・檀弓》:夫子之病革矣。 【註】革,急也。 【釋文】紀力切。 音 又,《集韻》:竭億切,音極──義同。 《禮・檀弓》【釋文】:又音極。 《集韻》或作亟。 卷別:考證・戌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807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77 頁,第 23 字 【考證】① 《說文》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謹照原文,省「象」字。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