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坊 |
释义 | 坊03873![]() 音 《唐韻》:府良切; 《集韻》《韻會》:分房切,𡘋音──方邑里之名。 《演義》:坊,方也,言人所在之里爲坊。漢宮有九子坊。 義 又,《官僚備要》:太子宮曰春坊。 《唐書・高宗紀》:改門下坊爲左春坊,改典書爲右春坊。 義 又,僧寺曰寶坊。 宋之問〈登嚴莊寺閣〉詩:閏月再重陽,仙輿歷寶坊。 義 又,地名。漢馮翊地,唐立坊州。 義 又,姓。見《統譜》。 音 又,《廣韻》《集韻》《正韻》𡘋符方切,音房──障也、隄也。 《禮・郊特牲》:祭坊與水庸,事也。 【註】坊祭爲八蜡之一。 《經解》:以舊坊爲無所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敗。 〈坊記〉:君子之道,譬則坊與,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君子禮以坊德、𠛬以坊淫、命以坊欲。 音 又,《集韻》:甫妄切,音放──堤也。 音 又,符訪切,房去聲。 《春秋・序》:聖人包周身之坊。或作防。 【按】坊防字義雖同,音切應別。 《正字通》合方房二音爲一,并闕去聲者,非。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