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汕 |
释义 | 汕13786![]()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所晏切,音訕。 《說文》:魚游水貌。 義 又,以薄取魚曰汕。 《詩・小雅》:南有嘉魚,烝然汕汕。 【傳】汕,樔也。 【釋文】樔或作罺。 《爾雅・釋器》:罺謂之汕。 【疏】郭璞曰:今之撩𮊁。李巡曰:汕,以簿取魚也。 韓愈詩:况住洛之涯,魴鱒可罩汕。 義 又,水名。 《史記・朝鮮傳》【註】:張晏曰:朝鮮有濕水、洌水、汕水,三水合爲洌水,疑樂浪、朝鮮取名於此。 音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所𥳑切,音產。 又,《集韻》:師閒切,音山──義𡘋同。 卷別:考證・巳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352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54 頁,第 10 字 【考證】① 以簿取魚曰汕。謹照原文,「簿」改「薄」。② 《詩・小雅》南有嘉魚,烝然汕汕。 《傳》汕汕,樔也。 《箋》樔或作罺。謹照傳文省下汕字。照原晝箋改釋文。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