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暴 |
释义 | 暴11231 古文: 𣋴![]() 音 《唐韻》《集韻》《韻會》:薄報切; 《正韻》:蒲報切,𡘋音菢。 《說文》:晞也。 《書・泰誓》:敢行暴虐。 【傳】敢行酷暴,虐殺無辜。 義 又,《禮・王制》:田不以禮,曰暴天物。 【疏】是暴害天之所生之物。 義 又,《周禮・秋官・禁暴氏》【疏】:禁民不得相陵暴。 義 又,《詩・邶風》:終風且暴。 【傳】暴,疾也。 【疏】大風暴起也。 義 又,《詩・鄭風》:襢裼暴虎。 【傳】空手以搏之。 義 又,《荀子・富國篇》:暴暴如丘山。 【註】暴暴,卒起之貌。 又,《史記・項羽紀》:何興之暴也。 《博雅》:暴,猝也。 義 又,《管子・乗馬篇》:方六里命之曰暴,五暴命之曰部。 【又】十家而連,五連而暴。 義 又,地名。 《左傳・文八年》:公子遂會雒戎,盟于暴,【註】暴,鄭地。 義 又,姓。 《前漢・雋不疑傳》:暴勝之爲直指使者。 音 又,《廣韻》:蒲木切; 《集韻》《韻會》《正韻》:步木切,𡘋音僕──日乾也。俗作曝。 《小爾雅》:暴,曬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㡛氏晝暴諸日。 《孟子》:一日暴之。 《荀子・富國篇》:聲名足以暴炙之。 義 又,《孟子》:暴之於民,而民受之。 【朱註】暴,顯也。 義 又,《後漢・竇融傳》:皆近事暴著。 【註】暴,露也。 音 又,《集韻》:北角切,音剝。 《爾雅・釋詁》:毗劉,暴樂也。 【疏】木枝葉稀疎不均爲暴樂。 音 又,白各切,音泊。 又,備沃切,音雹──義𡘋同。 音 又,弼角切,音雹── ![]() 義 又,㿺,或作暴,墳起也。 音 又,《韻補》叶蒲故切。 《易林》:仁政不暴,鳳皇來戊;四時順節,民安其處。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