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巾 |
释义 | 巾06723![]() 音 《集韻》《韻會》《正韻》𡘋居銀切,音䘜。 《說文》:佩巾也。 《禮・內則》:盥卒授巾。 【註】巾以帨手。 音 又,《正韻》:蒙首衣也。 《玉篇》:佩巾,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 《急就篇》【註】:巾者,一幅之巾,所以裹頭也。 《方言》:覆結,謂之幘巾。 《釋名》:巾,謹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當自謹修於四敎也。 音 又,《正韻》:羃也。 〈周語〉:靜其巾羃。 【註】巾羃,所以覆尊彝。 義 又,被巾。 《方言》:帍裱謂之被巾。 【註】婦人領巾也。 義 又,《類篇》:衣也。 《周禮・春官》:巾車。 【註】巾猶衣也。 【疏】謂玉金象革衣飾其車,故訓巾猶衣也。 音 又,《正韻》:帉也。 《說文》:楚謂大巾曰𢁥。 義 又,《方言》:蔽厀,魏宋南楚之閒謂之巨巾。 義 又,《急就篇》【註】:巾,一曰裹足之巾,若今[⿳〦⿰ 義 又,巾車,官名。 《周禮・春官・巾車》【註】:巾車,車官之長。 音 又,《五音集韻》:姜螼切,音巹──飾也。 音 又,《集韻》《類篇》𡘋香靳切,音焮──義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