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06705
部首 筆畫1 總筆畫4注音ㄅㄚ拼音卷別:寅集・中卷武英殿刻本:第 777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327 頁,第 1 字標點整理本:第 268 頁,第 20 字

  《廣韻》:伯加切;
《集韻》《正韻》:邦加切,𡘋音芭。
《廣韻》:巴蜀。
《書・牧誓》【疏】:巴在蜀之東偏。
《三巴記》:閬苑白水東南流,曲折三迴如巴字,故名三巴。

  又,《玉篇》:國名。
《左傳・桓九年》:巴子使韓服吿于楚。
【註】巴國,在巴郡江州縣。

  又,郡名。
《前漢・地理志》:巴郡,秦置,屬益州。
譙周《巴記》:興平二年,趙穎分巴爲二郡,巴郡以墊江爲治,安漢以下爲永寧郡。建安六年,劉綽分巴,以永寧爲巴東郡,墊江爲巴西郡。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山南道有巴州。

  又,縣名。
《唐書・地理志》:歸州有巴東,壁州有東巴,通州有巴渠,合州有巴川。

  又,《說文》:蟲也,或曰食象蛇。
《山海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爲蛇,靑、黃、赤、黑,一曰黑蛇靑首。
《潯江記》: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爲陵,世稱巴陵。

  又,巴蕉,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諸柘巴且。
【註】且草,一名巴蕉。

  又,《正韻》:尾也。
  又,姓。
《後漢・黨錮傳》:巴肅,勃海高城人。
随便看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21: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