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巳 |
释义 | 巳06704![]() 音 《唐韻》:詳里切; 《集韻》《韻會》:象齒切; 《正韻》:詳子切,𡘋音似。 《說文》:已也。四月,陽氣已出,隂氣已藏,萬物皆成文章,故巳爲蛇,象形。 《史記・律書》:巳者,言陽氣之已盡也。 《前漢・律歷志》:振美於辰,已盛於巳。 《釋名》:已也,如出有所爲,畢已復還而入也。 《玉篇》:嗣也、起也。 《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大荒落。 義 又,《韻會》:上巳,節名。 《韓詩章句》: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執蘭招魂續魄,祓除不祥。 《宋書・禮志》:自魏以後,但用三日,不以巳也。 音 又,《韻補》:古巳午之巳,亦讀如已矣之已。 《增韻》:陽氣生于子,終于巳。巳者,終巳也,象陽氣既極回復之形,故又爲終巳字。今俗以有鉤挑者爲終已字,無鉤挑者爲辰巳字,是蓋未知其義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