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巨 |
释义 | 巨06690 古文: 𢀑 㠪 𠫕![]() 音 《唐韻》:其呂切; 《集韻》:臼許切,𡘋渠上聲。 《說文》:䂓巨也,从工,象手持之。 義 又,《玉篇》:大也。 《孟子》:爲巨室。 義 又,巨萬,數也。 《史記・平準書》:京師之錢累巨萬。 【註】巨萬,今萬萬。 義 又,姓。 何氏《姓苑》:巨氏出南昌。 《廣韻》:漢有巨武,爲荆州刺史。 又,巨毋,複姓。 《前漢・王莽傳》:有奇士,長丈,大十圍,自謂巨毋霸。莽更其姓曰巨母氏,謂因文母而霸王符也。 《後漢・光武紀》作巨無霸。 義 又,《韻會》:通作鉅。 《前漢・食貨志》:庶人之富者累鉅萬。 李賀〈高軒過〉詩:文章鉅工。 義 又,與詎同。 《前漢・高帝紀》:公巨能入乎。師古曰:巨讀曰詎,猶豈也。 音 又,《類篇》:求於切,音蕖──未央也。 《韻會》亦作渠。 《詩・小雅・庭燎》【註】:夜未渠央。義與遽同,言未便至夜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