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𥧑 |
释义 | 𥧑20813![]() 義 《玉篇》:古文填字。註詳土部十畫。 又,《前漢・溝洫志》:負薪𥧑決河。 義 又,滿也、加也。 《楚辭・天問》:洪泉極深,何以𥧑之。 【註】𥧑、填同。 義 又,地名。 《前漢・衞靑傳》:御史都尉韓說從大軍出𥧑渾。 【註】𥧑渾,塞名。 《字統》:𥧑顏府,在北州。 音 又,《字彙補》:丁天切──與顚同。 《穆天子傳》:𥧑軨之隥。 音 又,《集韻》:膺眼切──𥧑赧,迫窄也。 音 又,《字彙補》:丑展切,音搌──𥧑赧,笛聲緩也。 馬融〈長笛賦〉:窊圔𥧑赧。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